书屋楼 > 妇科男医生官场笔记 > 第1946章

第1946章

书屋楼 www.shuwulou.cc,最快更新妇科男医生官场笔记 !

    ,最快更新妇科男医生官场笔记最新章节!

    正说着,老爷子就回来了,他说道:“都别走。老太婆已经开始在做饭了。你们两位的驾驶员我让他们先回去了。这么小一座城市,干嘛非得要坐车呢?你们长期坐办公室,应该多走走路,锻炼锻炼身体。”

    吴部长顿时就笑,“老爷子,真有您的!”随即他看着我笑,“冯市长,那我们一会儿就走回去吧。”

    我也笑,“行。我们就听老爷子的,走走路对身体有好处。”

    其实我是知道的,老爷子话里面还有另外一层批评我们的意思:出行都带上驾驶员和车,官员习气太重。不过既然他没有明白地讲出来,我们也就打着“哈哈”敷衍过去了。

    随即老爷子就开始讲关于那座寺庙的事情了。

    “根据我查阅的资料分析,那座寺庙其实是在永乐年间被焚毁的。而不是什么明朝末年。”他的第一句话这样说道。

    我很是诧异,“老爷子,我今天可是看了一些资料的,那些资料都说是在明朝末年被张献忠的一位部下焚毁的啊?”

    他摇头道:“这其实是两种传说。你说的是一种,这个传说讲的是张献忠的部下抽了一支下下签,于是在大怒之下焚毁了寺庙,还杀害了寺庙里面的所有人。这中说法来源于历史上关于张献忠残暴的传言。我已经研究过这个传言的相关问题了。目前,民间传说和很多史料记载上都说张献忠是杀人魔,率大西起义军在四川期间杀了几千万人,导致了清朝时期的湖广填四川。不过我在研究后却发现,这些史料多半出自于清朝时期的官方正史,有严重的污蔑倾向。”

    我点头,“虽然我没有研究过这方面的问题,但是也觉得这样的传言不合乎逻辑。杀人总要有动机吧?一个那么嗜杀的人怎么可能被那么多人拥护呢?”

    他点头,“小冯,你的这个分析很有道理。其实我们现在看到的关于张献忠屠四川的资料都是清朝借‘文字狱’涂改了的历史真相,我经过多年的查阅资料和分析后认为,张献忠没有屠四川,而屠四川的是清军。”

    吴部长顿时失声地道:“真是这样的吗?”

    老爷子点头道:“我们可以从清军平定四川的过程中发现许多矛盾之处。1646年,也就是满清入关后的第三个年头,张献忠在西充县凤凰山多宝寺前太阳河畔遭清军突袭,中箭身亡后,满清立即宣布四川平定。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事实是,直到张献忠死后十三年的一六五九年,清军才攻陷重庆。也就是说在这十三年中,张献忠余部以及四川人民和清军展开了殊死搏斗。

    对四川人民的这种顽强不屈的抵抗,清军必然采取了屠杀的办法来征服。这一点很容易就让我们联想到著名的‘扬州十日’、‘嘉定三屠’。而且1649年清军还贴出了一个告示:民、贼相混,玉石难分。或屠全城,或屠男而留女。可见对四川以及成都人民的屠杀清军同样有份。中国有一句俗话叫做‘成者为王,败者为寇’,清朝统治的两百多年,战败一方的记录早就被毁灭或被篡改,留下的只是有利于自己的记录和当时的宣传。这样的历史代代相传,两百年后的百姓也就很自然地信了。”

    我点头,“有道理。这样才合乎逻辑啊。”

    老爷子继续地道:“如果不是如此,在张献忠大屠下侥幸活下来的老百姓对他应该是恨之入骨,那么对前来剿灭他的清军肯定早就有敞开大门,欣喜若狂地迎接清兵。就像清兵击败李自成进入北京城时受到北京民众欢迎的那样。何来抵抗之说?千里无人烟的四川,何需清军花费十多年时间去平定?早就被张献忠杀光的四川,何能抵抗十多年?早就被张献中杀完了的部下、士兵还能在四川各地重创清军?

    再次,从张献忠的主观意图来看,主张张献忠极其夸张地杀人也值得怀疑。倘若张献忠起事当初,果真滥杀无辜,又如何能召集军队来反叛明朝?如果其军纪不严,如果不受老百姓支持,如何能长期与明朝政府大军对抗?张献忠入川的本意是要夺取四川作为根据地攻可出汉中定西北,下长江定江南。重演隆中对的策划。退则可割据一方,天下有事则坐山观虎斗,天下无事则举蜀而降,也可以封王封侯。”

    我和吴部长都在点头。

    他继续地道:“1644年,张献忠好不容易攻进成都,建立了自己的国家,当然是想经营四川,可是如果刚建国就在自己的国内部开始灭绝性的大屠杀的话,又如何经营他自己的国家?其实张献忠建国之后就拼命招揽四川的人才。并发布了‘三年不征钱粮’的命令作为政治号召。很难想象他一边建国,一边又大肆屠杀而自毁长城。因为若真把百姓全杀了的话,恐怕连他自己的军队的兵源补充和给养都成了大问题。作为大西国王的他,这一点不会想不到。

    而且,清廷在1646年正月就已发出征讨张献忠的诏书并派兵入川。在大军压境,自己的生存都难有保障的情形下,他不去抗击清军,反倒有时间去屠杀散居在四川各地的平民百姓,这可能吗?况且张献忠在同年十一月在与清兵的战斗中即被杀。连他本人都亲自上阵且战死,可见他和他的部队都是在全力防止清兵入侵而不是全力在杀百姓。此外,我们现在已经发现在梓潼七曲山大庙内,有一座张献忠家庙。那里的百姓称张献忠是为明末农民战争杰出的领袖。

    据庙内石碑记载,崇祯年间,张献忠带领部队经过梓潼,率众到此祭祖,指着文昌大帝说:‘此吾祖也,吾祖助我’,‘你姓张,咱老子也姓张,咱们联个宗吧。如果我能够获胜,就当为你重修庙宇。’后来张献中攻陷成都,建立了大西政权。于是,发银五万两,役夫数千,兴修大庙,金碧辉煌,题为‘天圣神祠’;立诗碑,张献忠亲题诗刻石。增塑张亚子及其全家像,追尊文昌为太祖高皇帝,遂以文昌庙为张献忠家庙。大西王张献忠死后,当地人为寄托怀念之情,于七曲山风洞楼上,为他塑像,绿袍金脸,甚为威武,香火不绝三百余年。

    后来,乾隆初年此庙曾经遭地方官毁像,其后,又有人重塑张献忠像,但又被官方捣毁。几经反复,先今的塑像,是近年才重塑的。梓潼人出于对大西王的崇敬,称七曲山张献忠家庙曰太庙,为遮避耳目,又称大庙。梓潼人曾于清初组成叫‘国噜子’的农民起义队伍,年年假借神会,聚集拜谒张献忠像,祈求冥佑,实际效法张献忠为榜样造反,形成川楚白莲教农民起义的一支。

    据说,清代两百多年中,川北农民起义绵延不绝,根源之一竟然是出于张献忠形象鼓舞。人们对张献忠的英雄崇拜可见一斑。所以,读历史书不能完全相信历史书,话是人说的,书是人写的。人有立场、有感情,说的话和写的书自然也有立场和感情。清朝的史书会说张献忠的好话吗?不能。

    清朝统治者能承认是清军屠戮四川吗?不能!那,张献忠自然就成了替罪羊。一个农民起义军的领袖,一个抗清民族英雄,直到现在还被很多人误解。这真是令人可叹啊。”

    他讲得非常是生动,而且论据充分,我和吴部长听了后都不住叹息。

    老爷子又道:“我还查阅过资料,那些资料充分显示了一点,那就是传说中的张献忠的那位部下根本就不曾到过我们江南省。所以,这个传言也应该是清朝统治者的谣言无疑了。”

    我点头道:“那,您的意思是说,这座寺庙首先是存在的,只不过不是在明末而是在明初的时候就被焚毁的。是这样吧?”

    他说道:“ 是这样。不过这座寺庙的衰落却有很长的一个过程。以至于到了现在那地方才变得毫无痕迹。”

    我顿时再次升起兴趣来,“那么,您觉得这座寺庙最可能是因为什么原因被焚毁的呢?”

    他回答道:“朱元璋死后,传位给了他的皇太孙朱允炆,也就是历史上记载的建文帝。后来朱允炆的叔叔朱棣起兵造反成功,朱允炆下落不明......”

    我似乎一下子就明白了,“您的意思是说,这座庙其实是朱允炆的藏身住处?可朱允炆的下落问题直到现在都还是个迷,而且据史书记载,这座庙当时的香火非常的旺盛,这可不大合乎逻辑。”

    他说道:“根据谷应泰在《明史纪事本末》的记载:燕军破城而入时,朱允炆欲拔刀自尽,少监王钺在侧拦住说:陛下不可轻生,从前太祖驾崩前曾留有一个箱子,并说‘子孙若有大难,可开箱一视,自有方法’。

    朱允炆即命王钺取箱,片刻后有太监四人扛一箱入殿,箱子的四围俱用铁皮包裹,连锁心内也灌生铁。王钺取了铁锥,将箱敲开,里面藏着度牒三张,以及袈裟僧帽僧鞋等物,并有剃刀一柄,白银十锭,及一张纸,纸中写着:允炆从鬼门出,余人从水关御沟出行,薄暮可会集神乐观西房。朱允炆叹息道:天命如此,还有什么可说的?太监立即取出剃刀,给朱允炆剃发。

    朱允炆脱了衣冠,披上袈裟,藏好度牒;一面命纵火焚宫。顿时火光熊熊,把金碧辉煌的皇宫,烧为灰烬。皇后马氏,投火自尽,妃嫔多半焚死。朱允炆痛哭一场,麾衣出走。鬼门在太平门内,是内城一矮门,仅容一人出入,外通水道。朱允炆佝偻先出,其余亦鱼贯出门。门外正好有一艘小船,船中有一道士,呼朱允炆乘舟,并叩首称万岁。

    道士说:昨夜梦见高皇帝,命臣来此守候。流亡诸人遂乘舟而去。这是个十分离奇的传说,流传很广。如今,在西南数省留有不少有关朱允炆的遗址和传说。据说是朱允炆避难贵州金竺时,也就是现今的贵州广顺,还作了一首诗:风尘一夕忽南侵,天命潜移四海心。凤返丹山红日远,龙归沧海碧云深。紫微有象星还拱,玉漏无声水自沉。遥想禁城今夜月,六宫犹望翠华临。我认为这首诗颇为符合朱允炆身份。

    虽然无法证实朱允炆是否真的流亡道西南一带,但其下落终成为一件悬案,谁也不能肯定他是否真的被烧死了。后来朱棣在大火中找到了两具尸体,当作是朱允炆与皇后马氏下葬,但其实他内心深处,也对朱允炆的死很怀疑。朱棣曾经派户科给事中胡濙,配上认识朱允炆面貌的内侍朱祥,以寻访武当道士张三丰的名义,从陆路遍访各州、郡、乡、邑,打探朱允炆的下落。”

    我说道:“是不是因为这座庙的名字引起了官府的注意呢?龙隐寺,意思就是皇帝隐藏在这地方嘛。”

    老爷子却摇头道:“那倒不是。这座庙以前叫悬崖寺。被焚毁多年后有人重建了它,那时候才取名叫龙隐寺的。这也说明了重建寺庙的人知道当时住在里面的人是谁。不过建文帝的事情毕竟是明朝各代皇帝非常忌讳的一件事,所以这座庙也就慢慢地衰落下去了,或者说是被官府强制性拆除了。也正因为如此,现在我们才看不到那里有任何的踪迹。”

    吴部长说道:“老爷子,您说的这些听起来好像都合乎逻辑,但毕竟没有任何的证据表明那就是建文帝曾经住过的地方啊?”

    老爷子点头道:“是啊。所以我为此发表了好几篇论文,结果都没有引起重视。我回到上江来好几年了,一直都在研究这件事情,但是直到现在却依然没有一点的进展。”

    我笑道:“这就已经足够了。谢谢您,老爷子。我们会想办法把这座寺庙重建起来的,您今天告诉我们的这个故事也会成为这座寺庙未来非常重要的宣传点。”

    老爷子愕然地看着我,“重建?这样做有什么意义?”

    我笑着说道:“如今很多地方的旅游都在打古人这块招牌。湖北省是三国文化为主,山东省是水浒文化,我们上江市为什么不能打建文帝这块招牌呢?”

    老爷子更是愕然,“可是,这些事情并没有被证实,仅仅是传说罢了。”

    我笑道:“《三国演义》仅仅是小说,里面很多的故事都是杜撰的。《水浒传》就更不用说了。只要人们熟悉那段历史就行了。传说虽然不是真实的事情,但是在这些传说里面包含的中国文化的东西却是非常深厚的。我们的戏剧、电影里面的故事又有多少是真实的呢?里面传达出的精神才是最重要的。老爷子,您说是吗?”

    他顿时抚掌而笑,“有道理!我们上江市今后终于有一处文化名胜了。”

    吴部长叹息着说道:“冯市长,今后我还真的要多向你学习才是。原来你的目的在这里。这真是一张好牌啊。”

    我说道:“吴部长,接下来我会尽快去与省文物局衔接,请他们派出考古队对那地方进行挖掘考察。然后再着手考虑重建的事情。这一块是你在管,后面的事情就是你的了。”

    他问我道:“要是考古队挖掘后什么都没有发现呢?还有,重建的钱从哪里来?市里面拿不出这笔钱吧?”

    我笑着回答道:“万一有发现呢?即使没有任何发现,史料记载的总能说明问题吧?首先,这座寺庙曾经是存在的,而且香火旺盛。其次还有老爷子考证的故事。这就已经足够了。重建的事情不需要我们出资,我会想办法找人投资,到时候收益按照你们和对方谈判的比例分成就是了。吴部长,这下你放心了吧?”

    老爷子指着我笑,“小冯,你这哪里像一位市长?简直就是奸商嘛。”

    我和吴部长都大笑。